
2023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为23年酒业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全新的挑战。中国酒业的发展经历过年初的市场回暖、各大酒企业绩持续增长的盛况,也遭遇过动销缓慢、库存高企的困境。处在时代的大变局之中,各种新挑战、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如何回答新时代下酒业的“发展之问”、“行业之问”、“市场之问”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事关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各大酒企以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共同书写了2023年的时代答卷,在变局之中求生存,在困局之中谋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酒业人的定力、魄力与智慧。
新年伊始,我们站在2024年的新起点上展望酒业的未来,从行业整体的视角对24年酒业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一、经济复苏,市场回暖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12月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会议提出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减税降费、吸引外资等举措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新机遇,促进经济“稳中求进、以进求稳、先立后破”。由此可见,国家层面正通过一系列的积极的行动布局24年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的稳步复苏。经济的复苏作用于市场表现为消费者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提升,市场需求也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恢复,今年酒企的库存压力或许能有所减轻。
此外,头部酒企高端产品定价上涨进一步提高了行业价格的上限,为其它酒企市场价格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提价空间和契机,为行业价格增长树立了风向标。这一现象在23年年末已经有所展现,2023年11月1日飞天茅台涨价,舍得、剑南春等酒企也对自家产品的价格做出调整,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
二、数字转型,顺应时代
2023年,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科技产业政策大量出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今年,茅台上线了数字营销平台“i茅台”,上线仅一天下载量就高达40多万,登顶App Store排行榜第一。而首次预约申购就有超过229万人、622万人次参与。如今“i茅台”注册用户数超5300万,日活用户近500万。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酒类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选项。酒类行业聚焦创新发展和智能引领,深入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推动酿造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从而在质量管控、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消费群体的多元化和青年消费群体的崛起以及线上网购的流行,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酒业发展绕不开的问题。头部的一批酒企通过数字化改革已经切实的获得了技术带来的红利,生产效率和销量有了较为可观的提升,同时智能酿造技术在酿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也为产品品质的可控性创造了条件。
三、个性化,去香型化
宋书玉理事长曾指出,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趋势下,高端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白酒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俨然成为酒业市场上的一股消费新趋势,定制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酒口感和品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带有独特的个性化的元素,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的进步赋予了追求个性化在白酒消费市场的可能性,在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和米香型等四大基本香型基础之上,通过将一种、两种或以上的香型进行融合进而衍生出更丰富的香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
当下,酒业市场上的消费人群正在迭代更新,90后、00后这样的年轻一代正成为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个性化,消费场景也更加细分,香型融合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土壤。
四、消费升级,产业集中
2023年,白酒高端赛道持续火热,在行业整体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高端白酒实现逆势增长。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作为美好生活代表的中高端酒类品牌必然也将随之得到发展机会,长远来看消费升级是必然趋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来满足自己对于产品品质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酒企要避免库存的积压就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
2023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六家白酒巨头企业营业收入占20家A股白酒企业营收总量的84.45%,净利润占20家A股白酒企业净利润总量的92.2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进一步恢复,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将导致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将更加突出,消费将更加注重品牌和价值,产业资源将更多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集中。
五、文化营销,铸就特色
酒文化在中国已经传承千年,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随着国潮热的兴盛,“酒+文化”的营销方式必然带来酒业的繁荣。“酒+文化”的方式赋予了原本单薄的商品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的口腹之欲得到了满足,更是对其附加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消费,实现了精神上的满足。如剑南春的盛唐文化、五粮液的明代文化、西凤的商周文化……将原本历史并不长久的白酒文化,瞬间上溯到了几千年。
在市场的应变调节下,个性文化营销应运而生。江小白的年轻情感文化,习酒的君子文化,孔府家的儒文化、洋河的蓝色文化、舍得酒的舍得文化……。酒企以文化赋予产品深刻的内涵,塑造自身区别于其它产品的价值内核,形成独特的特色。宋书玉理事长表示,酒是一个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产品。以文兴业、以文强企、以文立酒、以文化人,是中国酒业新文化建设的四个使命。
2024年已经开局,作为中国酒业人我们终将在这历史的一页上写下我们自己的回答,迎着时代的风浪披荆斩棘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