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任何聚会的酒桌上,基本谈不上如何喝酒更健康的。因为整个酒局你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即便是家宴或和朋友闲饮,也难免有过量时。这仅仅是说的量,但健康饮酒最重要的是方式方法。比如定量,小口慢饮,酒菜搭配等。所以要忌大口和空腹猛饮以及过量饮酒。
必须喝酒的场合,怎么喝能少伤身呢?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逢知己千杯少,足以展现古人饮酒的豪爽。如今社会,“酒场”依然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为了“表达喜悦”,有时为了“宣泄不满”,酒经常被国人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
要想减少酒精对健康的损害,不喝或少喝肯定是釜底抽薪的根本方法。必须得喝的话,也只好采取点保护措施,比如喝酒之前吃些食物,也就是俗称的“垫一垫”。胃里的食物能延缓酒精吸收,防止酒精短时间大量吸收入血造成中毒,还能保护胃黏膜少受酒精的损伤。这招想必多数喝酒之人都会使,但也有不少地方喝酒方式豪迈,吃菜之前先咕咚咕咚干上几杯,着实不利于健康。酒后喝点蜂蜜水或糖水,虽说对帮助酒精代谢没什么作用,但能补充水分和糖分,缓解不适感。同时应注意保暖,特别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要防止散热加快引起的体温降低。
对于中国人来说,喝酒危害大主要是因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低。有人会问,那能否补点这个酶?随便一搜,网上还真有不少售卖乙醛脱氢酶胶囊的,号称是“脸红克星、千杯不醉”。这个真是解酒神药吗?事实上,乙醛脱氢酶作为一种蛋白质,食用后便会被消化分解,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根本没机会到达肝细胞内发挥作用。所以,这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噱头罢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能强有效解酒的东西,补点维生素,喝点蜂蜜水,吃点保健品等手段多数也是隔靴搔痒,最靠谱的还是控制好量!
卢士军 营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