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古人说的酒之三德是什么?
我所知道的是酒友五德: 酒之五德:
一曰“成礼”。古代典籍《周礼》、《礼记》中,对酒俗多有记载。古时,饮酒是一种社会、礼仪活动,讲究颇为繁琐。要选择特定的场合、缘由,共守礼节、程序、仪式,主张节制,文明饮酒。礼成则酒毕,说过的话、发过的誓也算数。不似今人之牛饮,席上酒话连篇,酒后便翻脸不认账。
二曰“养生”。甲骨文中有《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甜酒有养生功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言:“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表明扁鹊已经使用药酒治病救人。我国医家认为,酒可通脉、活血、消毒、驱寒,长饮药酒更可益寿延年。至今,药酒依然是中医养生祛病的有效法宝之一。
三曰“怡情”。饮酒可怡情助兴。文人墨客娱乐情怀,赳赳武将振奋精神。君不见,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举酒酹江月,霍去病潇洒酿酒泉,曹孟德横槊赋短歌。更有那平民百姓,家有喜事者,割肉沽酒欢宴四邻。纵是一介农夫,于劳顿之余,佐一碟小菜,一杯浊酒,亦足以解困忘忧。 四曰“谋事”。酒是公关之利器。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有难可化险为夷,如汉高祖脱困鸿门宴;犹疑可茅塞顿开,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有了好酒为中介,许多不好意思的公事、私事、难事都可以迎刃而解。君不见京、沪各大饭店门前车来人往,哪个不是为“谋事”而来? 五曰“增收”。古人行酒禁,主要有榷酒、税酒、禁酒三种方式。禁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粮食的浪费,以及战时的特殊需要,并不是长期的国策,如曹操、朱元璋为保军粮供应,都出台过禁酒令。而榷酒(国家专营)、税酒(允许商家经营,政府高额收税)的主要目的,则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太平时期,税酒是国家对酒类进行管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至今亦是如此。